王宠(1494—1533年),字履仁,后字履吉,别号雅宜山人,吴(今江苏苏州)人。为邑诸生,累试不取,贡入太学。工诗文,精书法,风格婉丽遒逸,与祝允明、文徵明并称“吴中三家”。能山水,工篆刻。为唐寅姻亲,其子娶唐女,亦与文徵明交善。
他一生用心诗文书画,兼擅篆刻,放意山水,才高志远,于诸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,与祝允明、文徵明并称于世,并称“吴中三家”。其中尤以书法最为知著,他诸体皆能,以小楷、行、草最为擅长,取法魏晋,浸淫于钟、王,道正功深,书风趋于端庄古雅,在吴门诸子中,他的书法之趣味尤高,这原因就是他心不降唐宋以下,手熟于法度之内,他的笔下无狂怪之病,点画、结体皆有来处,心境旷达而使字势开阔正大,无琐小习气。他的小楷取法钟繇,冲和于二王而于古雅中见清淡;草、行法《十七帖》、《圣教序》等而形神兼备。在书法史上学王右军杰出者米芾、赵孟頫 之外就数他和王铎,而且各有所长;米得王之迅疾,赵得王之端正,王铎得王之雄厚,王宠得王之萧散。就气韵言,王宠为上,惜乎其早逝,未能含和圆融,更进一步。
作品介绍
兼正行体,意态古雅,风韵遒逸,所谓大巧若拙,书家之上乘也。
——明 · 王世贞
北宋书家黄伯思说:“世人多不晓临、摹之别。‘临’谓以纸在古帖旁,观其形势而学之,若临渊之临,故谓之‘临’;‘摹’谓以纸覆古帖上,随其细大而拓之,若摹画之‘摹’,故谓之‘摹’。又有以厚纸覆帖上,就明编影而摹之,又谓之向拓焉。‘临’之与‘摹,,二者沮殊,不可乱也。”
《出师颂》作为流传有绪的章草墨迹曾留存有两本,一为此“绍兴本”,一为“宣和本”,后者曾入北宋内府,有宋徽宗标题“征西司马索靖书”及“宣和”瓢印,一般定为西晋索靖书,也有认为是梁·萧子云书,经北宋《宣和书谱》、明·文嘉《钤山堂书画记》、清·卞永誉《式古堂书画汇考》等书著录。其流传情况大致是:北宋入宣和内府,明代似从严嵩家辗转入文彭手,后售于项元汴,入清后不存。“宣和本”曾刻入董其昌《戏鸿堂帖》,王秉錞《泼墨斋帖》亦曾摹刻,今仅存法帖拓本。
▲ 隋 · 章草《出师颂》
(21.2cm*29.1cm)
经典 | 明 · 董其昌《临出师颂》
此作王宠虽在落款处书为“右摹索靖出师颂”,但或许是版本不同,或许是书家个人的审美取向,与原迹相比有些许出入。
▲ 明 · 王宠《摹索靖出师颂》
(22.8cm*27.9cm)
释文:
出师颂。茫茫上天。降祚有汉。兆基开业。人神攸赞。五曜霄映。素灵夜叹。皇运授。万宝增焕。历纪十二。天命中易。西戎不顺。东夷遘逆。廼命上将。授以雄戟。桓桓上将。寔天所启。允文允武。明诗阅礼。宪章百揆。为世作楷。昔在孟津。惟师尚父。素旄一麾。浑一区寓。苍生更始。朔风变楚。薄伐獫狁。至于太原。诗人歌之。犹叹其艰。况(我)将军。穷城极边。鼓无停响。旗不蹔褰。泽霑遐荒。功铭鼎铉。我出我师。于彼西疆。天子饯我。辂车乘黄。言念内舅。恩深渭阳。介珪既削。列壤酬勋。今我将军。启土上郡。传子传孙。显显令问。右摹索靖出师颂。
出师颂。
茫茫上天。降祚有汉。兆基开业。人神攸
赞。五曜霄映。素灵夜叹。皇运授。
万宝增焕。历纪十二。天命中易。西戎
不顺。东夷遘逆。廼命上将。授以雄戟。桓桓
上将。寔天所启。允文允武。明诗阅礼。宪章
百揆。为世作楷。昔在孟津。惟师尚父。素
旄一麾。浑一区寓。苍生更始。朔风变楚。薄
伐獫狁。至于太原。诗人歌之。犹叹其艰。况
(我)将军。穷城极边。鼓无停响。旗不蹔褰。
泽霑遐荒。功铭鼎铉。我出我师。于彼西
疆。天子饯我。辂车乘黄。言念内舅。恩深
渭阳。介珪既削。列壤酬勋。今我将军。启
土上郡。传子传孙。显显令问。
右摹索靖出师颂